文/德鲁伊
北方的冬天,就算干燥,人还是讨厌下雨的。似乎既然季节到了,就要像个样子,该下雪下雪,要不很不正经。
一场雨夹雪,虽然冷,因为像了冬天,人就欣欣然的冻着手脚,寻到羽绒,正常的经历下去。
一个朋友在我这吐槽,内容是之前无数次埋怨的重拍版。老板什么都不懂,但热衷插手工作,其他部门的不停找自己部门的事情,公司管理混乱,自己成了救火队和万金油,但结果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还被老板责难……最重要的是,今天是他的生日,竟然让他遇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要辞职,他和老板吵架了,他的人生一团糟,他活的一点都不好……
我“呵呵”了,连祝福都没给他,挂了电话。
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人是可以改变和被改变的,所以会给很多朋友建议和指导,不管对方是真想在我这取经,还是仅仅为了倾诉。但这些年自己沉默了许多,是发现很多的人,其实根本就是陷入了自虐的瘾和循环自证。
据说有些宗教,有个项目是没事搁身上穿刺、把自己拿钩子挂起来,应该是感受耶稣受难,可以得到身心的涤荡。肉体受痛苦了,心灵就离神近了,这样的自虐看似很有必要。
但及至人生里,自虐让你成长还行,但多半你的自虐上了瘾,你是对痛苦上瘾,而不是对成长上瘾。你会觉得自己很彻底的失败,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与你为敌。你觉得你足够努力了,但既得不到认可,也没有成果,生活还一团糟。你无数次宣告要离开,但说的多了,你都鄙视你自己,因为你至今还在原地踏步。
你说生活所迫,不得不低头,低头还梗着脖子,然后颈椎腰椎都积劳成疾,既痛苦还舒展不开。然后你会在特定的点,设想你特定需要的结果和情境,如果没有,你就觉得这个世界对你不公。
我们先捋捋这个朋友,三十出头,买的洋房,万把块钱工资,公司有配车,高管身份,有理想的职业经理人。然后就是觉得哪哪都不对,貌似人生就是用来拧巴的,不让自己痛苦、不自虐就不爽。人家痛苦了还分泌内啡肽呢,他自虐却让自己更痛苦。
其实找张纸,写条目,分成两列。一列是我想要的,一列是我厌烦的。每一项后面列出自己认为的重要度(按照十分制),然后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然后在每一项后面列出改变的可能性(按照百分度),再重新按照可能性排队。
重要性高于9分的,要么自己坚守,坚守不成就改变环境。高于7分的,保持底线,要么改变重要度,要么就去改变对方。低于7分的,改变自己或降低重要度。低于5分的,置之不理。
改变的百分制,更简单,只要有50%的可能性,就去努力,连50%改变的可能性都没有,那就老实的承受,坦然之。
不要让压根不可能改变的东西,成为你痛苦的来源。也要明白,任何的自虐,不要上瘾,除非让你觉得能舒服。也永远不要把一切事情联系起来,例如我的生日我竟然遇到这些。
你放心,将一切原因归结于外界,肯定不会让你变得心情好,你陷入循环自证,因为X的这些特质,所以X是什么什么样的,于是X是独一无二的,于是我接受不了,也改变不了,也适应不了,但我也没法离开。
环境一定是用来适应和改变的,如果两者都做不到,只能说明你不适合,而不是环境的错。但只要你陷入自虐的瘾,并将循环自证用到极致,你既改变不了自己,也改变不了环境,还自虐般的上瘾。
而且可怕的是,一般东西上瘾,你的阈值会越来越高,需要更大的痛苦才能让你爽。但因为自虐没让你更舒服,你的阈值却越来越低,那些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反而让你归结到人与人的险恶,癌症般的顽疾。
不管你做了什么,只要你立足点在外界环境的认可,你多半会努力,但多半结果不理想。毕竟,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给谁点赞而准备的,这个世界是为能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的人准备的。
不管如何,自虐能让你更爽,那就继续上瘾。如果不能,戒了吧。
星光不问记:老德分析得透彻呀!自虐型人格又称自我挫败型人格,这样的人惯常与己为敌,他们的人生决定和经历似乎总是与幸福背道而驰。
只是很多人或多或少地会有自虐的倾向,比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孩子,一个人为了达到目标的忍辱负重自虐,甚至为了信念牺牲自己。这样的人的行为却可称得上伟大而神圣。
但当自虐的潜意识愿望是以饱受痛苦去折磨别人时,自虐就成了一种病态,一但陷入其中,就会形成“请帮助我——但我只会变得更糟”的无限循环当中。
而解决的办法可以采取老德提出的正视法,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埋怨逃避。或改变,或接受,从而提高自己的自洽能力。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