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唐唐
很久以前,村里有这样一对夫妇,太太说着浓浓口音的四川话,丈夫和村里其他人说着一样的话。那时候,不太能见到外地人,加之还是小孩的我,没见过什么世面,觉得这是很特别的存在。
很多年以后的今天,才意识到最特别的是其它。
【一】
这对夫妇其实都是老师,丈夫被大家尊称为唐老师,他本来是我们村的,年轻时和太太在四川教书,一直到退休后才回来。
当大家谈论到教师这个职业,想到他们有寒暑假这样大把的自由时间,心里总会心生羡慕。退休后的唐老师,比起每年2次的寒暑假,当然拥有了更多时间,忙碌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好好享清福了。
可是,每个暑假他居然比以前更忙了。
那时候村里孩子多,每年都有不少升学到初中的,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他便为这些孩子开启了免费的初中数学补习班。
因为是挺好的事,村里和学校自然很支持,提供了教室,而孩子们则去跟上一两届的孩子借他们用过的课本。
唐老师不收取任何费用,村里的家长知道他家里不种田也不种地,所以常常主动送一些自产的农产品,比如花生、红薯之类的。
就这样,年复一年。
很长时间里,这对我来说只是“听说的事”,终于,我也要上初中了。
找大孩子借了书,约上小伙伴,我也终于坐在了唐老师补习班的教室里!新老师,新知识,好新鲜!好兴奋!
炎炎夏日,年近古稀的唐老师,驼着背在黑板上书写着,左手还拿着蒲扇偶尔扇几下,有种很接地气的亲切。
毕竟是孩子,大家上课时偶尔还是会窃窃私语开小差,唐老师会转过身来,眼睛越过似掉未掉的老花镜上方,把教室里的每个人都扫一遍,然后继续书写,依稀记得好像是一些关于一元一次方程以及绝对值的知识板书。
正值早稻成熟的季节,教学楼旁边的稻田正好飘来一阵淡淡的稻香,而黑板上的每个数字、符号、字母都像是唐老师播下的种子,它们的收获季在未来……
待收割时节到了,暑假也过去了一大半,我的脑子里已经装了好多新的知识,有一种我的收获季提前到来的喜悦。
后来初一入学了,每次上数学课时,总感觉自己怀揣着别人没有的宝贝,傻傻地生出一些优越感来。唐老师的补习很有用,让我在课堂上学起来轻松了许多,也争取了更多时间去提前学习更多新的知识。说来也巧,和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聊起来才发现,他居然正好和唐老师是同学,他也对唐老师之举早有耳闻,自然很是赞赏。
算起来,那应该是我上过的唯一的补习班,没有逼迫,没有不堪重负,没有补习费,现在我能想起的就是一位老者带着一群懵懂的孩子,在教室里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快乐的暑假时光。另外,我好像竟没有想过以及问过唐老师为什么这样做,不管他是为何,我只简单地觉得那是一件很好的事。
【二】
上了初中后,每逢周末,偶尔还是会去唐老师家学习,以及听他的故事。他最喜欢说的好像是关于党的故事,很可惜我已经具体不记得任何了。只知道党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很大很多很好的改变,所以他很感谢,也一直致力于入党,不知为何,申请多次也没通过,他就不断再申请,可谓屡败屡战。
虽然是数学老师,但他在申请入党的过程中,却一直在写诗,主题当然是关于他的人生,党带给他的改变,他经历的挫折,他的感恩等等。
终于,有一天,唐老师入党成功了!那时,他大概70岁了。
然后,他说要办个诗展。
很快,他在乡镇上找了间老房子,选了个赶集的日子,诗展真的办起来了!
那是个晴朗有风的日子,阳光洒满了整个天井,一张张白纸黑字挂在绳上荡来荡去。
来看展的人,一部分是附近乡村的村民,赶集时路过进门瞧了下热闹;另一部分是学校里的老师,偶有几人会停下来静静地看几首诗,或者和唐老师简单交流几句;偶尔也会有小孩进门瞎跑一两圈……
懵懂的我之前没有见过那样的事,我更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能看懂那些诗,看懂唐老师。但我至少能明白,70岁了还坚持入党,还办诗展,在那时的社会,尤其是在我们那个乡镇、山村里,这是足以让人用奇怪的眼神去对待的人和事。因而,有人去,甚至,这个诗展成功办起来,对唐老师来说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成就了。
就像那间老房子一样,每一张纸每一个字里,或许都藏着古老的故事,那些故事就快要随着唐老师老去了。终于在那天,老房子焕发了新的生机,老故事里的苦难、挫折、幸福、感恩,一并被启封,像一场丰收一样,迎来一个晾晒的日子,那才是最美的诗意吧。
那时候根本来不及也不懂这样去体会唐老师以及他做的事,离开了村里,便忙着去经历自己从未见过的新世界了。后来,我们继续长大,唐老师也在继续老去,不管愿意不愿意,又或是为些什么,我们的交集越来越少,淡化成了在村里偶尔碰见时几句简单的问候。
听说,几年前,唐老师去世了。
现在想到他,觉得温暖而遗憾,被他的纯粹善良温暖着,因后来再没见过他,没机会对他表示感谢而遗憾。
我一直信奉“人要做自己”,如今才意识到,在我不自知的时光里,唐老师便是我见过的第一个“真正做自己的人”。在一个物质尚不富足的年代里,一个穷乡山村里,他酿着独有的精神滋养,做着最纯粹的自己。
我庆幸曾短暂地成为过唐老师的学生,庆幸见识过以及小小参与了他的一部分诗意人生。感恩在我年少无知的时候遇见过这份美好,在我彻底遗忘之前发现这份珍贵,并把关于他的故事写下来。
谨以此纪念唐老师。
星光不问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这首诗放在唐老师身上,也是丝毫的没有违和感。唐老师醉心教育,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