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杨绛先生的文章很多,犹爱这一篇!
文/小葵
(一)
1911年7月17日,伴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声,
一个乳名唤作阿季的女婴在北京出生,
百年后,阿季跨越了性别的歧视,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二)
杨绛出身于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慈母爱、姐妹和熙,
虽然在家中排行老三,但父母从未忽视过她。
从小杨绛就是父亲杨荫杭最贴心的小棉袄。
她是父亲身旁的泡茶小能手,每次父亲要喝茶,
不等他说,小杨绛就准备好了,十分乖巧可人疼。
父亲午睡的时候,孩子们怕吵了他,都一哄而散,
有一天他却叫住小杨绛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
等父亲睡着了,
杨绛就像小猫一样,悄无声息的找书看,
生怕吵到父亲。
从那以后,她就成了那个唯一留下陪父亲午休的孩子。
父亲有一次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亲笑着说:“其实我也一样。”
这些寻常的时刻,雕琢出了以后的杨绛,比如娴静沉稳,爱书成癖。
(三)
杨绛的家庭对她的教育从小就是非常民主的。
考入东吴大学后,面临选专业的问题,她踌躇不定,
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告诉她,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杨绛很忐忑,心想,我喜欢读小说,难道就学小说吗?学这个可以吗?
父亲回答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和自己最相宜的。”
于是杨绛就选了文科。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们到头来真正能了解和欣赏的东西,
总是合乎自己的性格和气质。”
从杨绛先生的人生经历来看确实是如此,
如果先生也跟风选了所谓“热门专业”,
也许我们就看不到来访问中国大皇帝的堂吉诃德了。
(四)
在东吴大学的日子是精彩有趣的,
杨绛不仅参加了女子排球队,
还认识了一个和她性情相近的好朋友周芬,
两人同进同出,关系非常好。
杨绛的朋友不算特别多,但认定了哪个朋友,往往就是一辈子,
周芬是,费孝通也是。
误打误撞学了政治系,但她对政治实在没有什么兴趣,
于是一头扎进了图书馆,以博览群书为乐,
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
杨绛对于读书之法颇有心得,
曾将读书比作“隐身”的串门,书读得多了才会有这样的感悟吧!
年老时她自谦“幼而无知,老而无成”,
但是对于读书写作这件真正喜欢的事,她从来都没有放弃,
哪怕是在战乱和文革中,
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外面天翻地覆,只要有容膝之地,有书可读,就是满足的。
我们是不是也有将一件事情坚持到底的决心呢?哪怕前方风雨交加?
(五)
大四下学期,东吴受时事影响停课,开学无期。
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杨绛北上继续求学,
她对清华大学很是向往,颇费周折申请了清华的借读。
没想到清华古月堂前,佳偶天成。
初见匆匆,二人甚至都没有打招呼,
但是钱钟书对此却印象深刻,
人到中年还写到“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很快就有了第二次见面,
一见面,向来清高孤绝的钱钟书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
杨绛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
后来书信往来渐密,二人自然而然就成为恋人了。
然而交往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受挫时,钱钟书写道“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
收不到杨绛的回信时写道“别后经时无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
月下老人没有打盹,一直给他们牵着红线。
一次杨老先生评价钱钟书“人是高明的”,两人就此订婚。
后来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中写道:
“我与钱钟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相互吸引走到一起的。”
可见他们是心性相契的人。
(六)
钱杨两家看上去门当户对,
但在对儿女的教育问题上却是完全不同的。
杨绛晚年回忆说:“其实我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
他家是旧式人家,重男轻女。女儿虽宝贝,却不如男儿重要。
女儿闺中待字,知书识礼就行。
我家是新式人家,男女并重,女儿和男儿一般培养,婚姻自主,职业自主。”
钱老先生曾提出杨绛婚后不用出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就行。
杨老先生听了,相当不高兴的表示:
“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给你们钱家当不要钱的老妈子!”
是啊,辛辛苦苦培养的宝贝女儿,为人父母当然舍不得了。
在完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杨绛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侍奉公婆、善待家人,甘当“灶下婢”,最终赢得了公婆的首肯。
钱钟书评价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时常听见有人提“女权主义”,根本问题还是男女不平等,
在很多方面,大众潜意识中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杨绛先生作为那个时代的人,
在接受了新式教育后还能达到传统的要求,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七)
1935年,钱钟书考取了公费留学,携杨绛赴英法深造。
对于书虫来说,最有趣的莫过于书了。
在求学的日子里,他们很少出门,大多时候都在家里读书,
两人会进行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
文学、哲学、心理学、历史都在他们的阅读计划中,
读累了就泡壶茶喝,可比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泼得茶墨香”。
后来杨绛回忆说,到英国的第一年,是她生平读书最多的一年。
曾有个年轻人向杨绛寻求建议,
杨绛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读而想的太多”
真是震聋发聩,这个建议放到现在也是十分合适的。
除了读书,他们也有别的乐趣,如外出散步“探险”、做饭。
杨绛还学会了用雪莉酒做红烧肉,
对此,她总结说“吃上红烧肉是冒险成功。
从此一法通,万法通,鸡肉、猪肉、羊肉,用‘文火’炖,不用红烧,白煮的一样好吃。”
女儿阿圆出生后,钱钟书无比高兴的说:
“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同时“不要紧”就成了杨绛的口头禅,
因为还有一个不会煮白石的钱大才子需要照顾,
忙碌之中倒也有很多趣事。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无忧无虑的,留学期间母亲去世,
所谓“女儿做母亲,便知报娘恩”,
未能在母亲身旁尽孝,这成为了杨绛终生的遗憾。
(八)
1938年9月,二人带着女儿阿圆回到已沦为孤岛的上海。
战乱年代,很多人都跑去国外避难了,
杨绛和钱钟书坚守知识分子的良心,依旧留在国内——
“不愿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
他们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
后来有人问杨绛为什么愿意留下来,
她淡淡的说: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和语言”。
爱国的方式有千种万种,战乱时留在国内,这是杨绛的爱国方式。
五四青年节刚过去不久,我们爱国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我们是否做过什么抗争,
努力被消弭于无形的时候,我们又曾想过别的方法?是否有反思过?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你所在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了更好的中国而努力。
愿热血未凉。
(九)
受恩师所托,杨绛起初是上海振华分校的校长,
后来觉得行政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就毅然请辞做了小学教员,
以便抽出时间来写作。
在这期间,她不仅照顾一家老小,
还写出了《称心如意》、《弄真成假》两部话剧,一举成名,
连婶婶都夸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很多人都看到了动乱中杨绛性格里随遇而安的一面,
却忽视了她不妥协、不放弃的一面,
如果只是默默听从命运的安排,
在自己并不喜欢并不合适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了。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应该发生一些有趣的事,
对于真的不喜欢的事,不如勇敢的说“不”!
(十)
回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钱钟书和杨绛都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
因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以至于阿圆见到爸爸后都认不出来了,
深感离别之苦的钱钟书发愿说:
“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两人有书要出版时,都是请对方题签,
写作时也是相互鼓励相互督促。
杨绛因话剧成名后,钱钟书被称为“杨绛的先生”,
还没有写《围城》的他对杨绛说:
“照理我应该嫉妒你,可是我最敬佩你。”
他们是共同进步的夫妻,甘为对方鼓掌。
钱钟书在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样书的扉页上写道:
“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见你之前从未想结婚,娶你之后从未后悔。
这真是一段良缘,
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日益单薄的今天更显珍贵。
我们怀念杨绛先生,除了先生的品格、学识,
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先生和钱种书充满传奇色彩的婚姻生活。
(十一)
战乱结束后终于迎来了安定的日子,
一家人定居北平,然而平静之下波涛暗涌。
没过多久,“三反”运动就开始了,杨绛把这戏称为“洗澡”,
她教授的《英国文学选读》中有大量的恋爱描写,
如男主人公恋爱时茶饭不思,
因为在敏感时期,所以她对此避而不谈,转而讲写作技巧,
讲授时她解读道:“写恋爱用这种方式是陈腐的滥调。”
结果在控诉大会上有个女生说:
“杨季康先生教导我们,恋爱应当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杨季康先生教导我们,见了情人,应当脸发白,腿发软。”
等等,饶是杨绛修养再好也生气了,
第二天想通了:没有说过的话就是没有说过,我自问心无愧。
于是打扮得喜盈盈的到人最多的地方转了一圈,
结果有人无视,有人照常打招呼。
这段往事也被她写了下来
“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十二)
“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期间,平静的书斋生活一去不返。
许多人在这十年中都变成了妖魔鬼怪,
钱杨二人用沉默捍卫着自己的良心,用沉默表达着无声的抗议。
杨绛被分派扫过厕所、剃过阴阳头,
当尊严被践踏的时候,
她也尽量维护着不多的体面,出门还是打扮得端端正正。
被游街的时候,她就当元神出窍,
跳到半空中看那一队戴着高帽子的“牛鬼蛇神”,
这是非常充满哲学智慧的想法和做法。
多年后杨绛以十分幽默的笔触在文章中写道:
“我心想,你们能逼我‘游街’,却不能叫我屈服。
我忍不住要模仿桑丘.潘沙的口吻说:‘我虽然游街出丑,我仍然是个有体面的人!’”
钱钟书被贴不符实的大字报时,她也勇敢的站出来澄清。
有个学生评价她说:
“杨先生这个人,没事,绝不去惹事;有事,也绝不怕事。”
对,杨绛就是这样一个人,上善若水,棱角分明,坚毅有趣。
杨绛始终保持着一颗良善之心,
“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依赖”是她的“念想”,
她说:“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人生际遇不定,但是不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
都应该有杨绛先生这种达观的精神,
如苏子所言,“何妨吟啸且徐行”。
(十三)
杨绛翻译《唐吉诃德》前后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之所以坚持下来,是因为对这部小说的热爱。
杨绛认为:
“唐吉诃德是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
眼前的东西他看不见,明明是风车的翅膀,
他看见的却是巨人的胳膊。
他一个瘦弱老头儿,当然不是敌手,
但他竟有胆量和巨人较量,就非常了不起了。”
强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去对抗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一心扑在翻译上,
杨绛一不小心把“四个大跃进”写成了“四个大妖精”,
这可不得了了,以至于后来写了很多很多的检讨才把这事说清楚。
关于此事,杨绛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中用诙谐的笔调写道:
“我变成‘牛鬼蛇神’后,
革命群众俘虏了我翻译的《堂吉诃德》,
并活捉了我笔下的‘四个大妖精’。
堂吉诃德是一位正派的好骑士,尽管做了俘虏,也绝不肯损害我。
四个大妖精却调皮捣蛋,造成了我的弥天大罪。
不过细想来,妖精还是骑士招来的。”
现在看来,其实杨绛和堂吉诃德一样,
也是一位不肯妥协、不肯轻易放弃的理想主义者。
这是一个信仰缺失,提到理想都会羞愧的时代,
见多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你是否还有勇气守住祖先们传承了千年的品格,
做那个悲壮的理想主义者?
(十四)
在干校的日子是杨绛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经历。
她说: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练,
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是的,杨绛的《堂吉诃德》就是从干校回来后从头翻译的,
后来的《干校六记》、《洗澡》也是,
这些都是苦难过后沉淀的东西。
如那句“据说,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
杨绛文如其人,蕴籍深刻。
《唐吉诃德》为杨绛带来了巨大的声名,
译本被当作国礼赠送给贵宾,后来还受邀去西班牙访问。
胡清河赞杨绛和钱钟书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
在如日中天的名望前,杨绛还是那颗凝炼在水底的石子,
她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其人其品,皆为楷模。
(十五)
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平静,
可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钱钟书和女儿相继病倒、离世,
杨绛的心被无数颗绽开的血泡占满。
“我们仨”失散了,
杨绛以一己孱弱之躯留在人间打扫现场,
她在百岁生日的笔谈末尾说: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杨绛几乎隐居。
埋首书斋整理钱钟书的作品,
在母校清华设立“好读书”奖项,
笔耕不辍,写出了《我们仨》、《洗澡之后》、《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足以传世的作品。
活到老学到老也不过如此,反观当下的我们,是不是有些浮躁呢?
(十六)
在杨绛的世界里,丈夫和女儿都不曾真正离开,
有人问起他的事,杨绛常用“我们”来回答;
别人找先生为钱钟书的书签名,
杨绛都是先签钱钟书的名字,再签自己的,
像照顾病中的钱钟书一样,
永远遵循“夫在前,妻在后”的原则。
情深至此,夫复何求!
杨绛说:“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2003年,《我们仨》出版,
扉页上一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叫多少人读之泪下。
2016年,生命之火萎了,杨绛安然离世。
(十七)
在岁月中,一己悲欢是单薄的,
但芸芸后人对杨绛先生的怀念却传递出不可言说的敬意。
先生虽然走了,但她的文字、她的人格魅力,
像镶在乌云上的金边,柔和地照亮了我们这个时代。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