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飘
今天,在网络中,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看到一些以前没有看过的内容或者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说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人的隐秘心理,最多的和最热门的就是性心理,这个好理解,在豆瓣和知乎上,这样的内容比比皆是。当然也包括许多“极端主义”的心理,比如政治上提倡流行的全面私有化的心理、文化上认为中国是劣根文化的心理、伦理上的关于父母与子女敌对关系(有一个群体极端敌视自己父母,把他们称之为祸害)、近亲暧昧关系(比如兄妹之间是否有爱情)等心理,以及很多各种各样的怪癖心理。这些心理古已既有,但传播量和影响力与我们今天明显不是一个量级。这些心理说出来和不说出来也是不一样的,在古人看来,这些心理必须被隐藏,因为它们说出来,会产生坏的影响,会教人学坏。
“说”与“不说”当然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我们先不谈对别人的影响,我们只要反观内省,就会发现自己有时候也是一个小孩,会被自己教坏的。自己被自己教坏,这句话多少有点难以理解。但是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看待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对某种观念或观点的否定、接近、疑惑和肯定等状态。这大可以想象成四个我,第一个我是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第二个我因为某些原因接近了这个观点,并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了这个观点的或多或少的正确性,第三个我开始疑惑,因为这个观点冲击了我以前的观点,而第四个我则全面肯定了这个观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有人就直白地说出了很多不敢说、不确切的话,比如不和穷人谈恋爱等等。毋庸置疑,一种观点或思想被我们肯定是出于我们自己的意愿。但我们一般是从人接纳了某种观点后的效果来判断一个人的,如果此人接受了一种错误的观点,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TA被自己教坏了。就我们的比较糟糕的社会生活环境而言,由于我们接纳某种观念更大的原因是因为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而非其他,那么,我们几乎就可以肯定说:更多的时候,我们都在自己教坏自己。一般来说,就是变得现实。
那么,“说”与“不说”就是启动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钥匙。我认识一个人,她给我讲了一个身边的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是:某人以前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交了几个穷男朋友,但都被背叛了。最后,她做了一个企业家的二奶。相比于以前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反而轻松自在,由于经济富裕,她可以接济家人,使家人开心快活。她也有时间搞自己的小手艺,她本人热爱读书与写作,可以说有了一个绝佳的环境。她以前当然不愿意承认以下的观点,也不敢说出其中的疑惑,但现在她却可以跟朋友大方地承认:我们都在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你不喜欢做二奶或者小三,那不是因为你本身道德素质很高,而是因为这不是或者你从其中得不到你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不可否认,这个女人现在可以直白地说出她的隐秘心理,而不是藏着掖着,说明她已经非常肯定这种心理了。这和她不说或者犹疑显然是天壤之别。不说或者犹疑显然使得她还存在着后退和反悔的可能,她或许还在考虑这种心理的正当性,她或许还在寻找更多的可能,以遏制或摧毁这种与社会习惯心理相悖的个人心理。但是,她现在肯定了这种心理,她变成第四个她了。
以上所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们需要重视自己的“说”与“不说”,因为它象征着我们的转变。当今是一个充分表达个人意见的时代,使“说”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小。微信里大多流行朋友圈的深度好文,并没有与过往的历史的精神史相联系,没有宏大叙事或哲学的主题,只是纯粹地表达了自己的个人思想,表达了一种普遍的都市生活心理,偶尔蹦出了几个吸引人眼球而高大上的名字,比如马斯洛这类不厌其烦的名字,也根本说不上理论或深刻。我们会选择自创一种简易理论或哲学,结合个人案例,并得出一种感悟,所写所论虽然是真诚和深入的,但肯定说不上深刻和全面。而这些急于表达自我的文字却将“说”与“不说”的距离一再拉近,使得“自己教育自己”的步伐迈得更快,从而也使得自己更容易走向极端,也影响了更多没有充分思考,只凭借从其他文字中得到的一点或多或少,或正或邪的心理认同的人们。
拿《不和穷人谈恋爱》这篇文章来讲,作者是说自己不和不上进的穷人谈恋爱。但作者现在年龄肯定不小了,估计和上进的穷人谈恋爱也是不可能了。最沉甸甸的莫过于作者对生活品质的向往、对未知儿女的期待(她想要让儿女过好生活)以及对穷人寸步难行的社会环境的认识。在以前,她没有说出来的时候,作者可能不会这样肯定想:即应该把穷人拒之门外,但今天她说出来了,这也就是她真正转变自己的时候了。这个例子所肯定的思想尚且不妨碍他人,因为这也的确是一种普遍心理。但我在文章开头提及的那些更加极端的隐秘思想却可能已经直接影响到他人和自己的生活了,就因为他们“说”出来了。
一个总是大方展示自己约炮经历的人和一个只是约炮的人肯定是不同的。前者颇为自然,而后者也许还留有羞耻和疑惑,抑或担忧。仔细想想,有时候,沉默的确是一种好品质。“不说”比“说”更加恰当,尤其是年轻人。对于那些直接挑战我们的习惯心理的观点,我们最好不要鲁莽,要谨慎而言。由于我们在读书上未必够专注和博览,我们总是有着自己的偏见的,而我们也常常为赋新词强说愁,哭丧无聊和追逐享乐,凡此种种,说明我们并没有更深刻的思考经历。那么,如果你急于表达自己的肯定思想,自然加重自己的偏见。我们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生活经验,才能写出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好文,而不是类似快餐文字,过眼云烟。我这儿有个窍门:写完一篇,就扔垃圾桶。时而清空思想,感知未知的心理世界……
星光不问记:说与不说和个人的性格习惯有关,有人是直肠子,有人却喜欢把话藏在心里,但哪怕是藏在心里或写在日记本上,其实都是已经说出来了,已经是对某种事情的解释和结论了,已经说服自己去接受某种自认的现实。但要记住一点,不经论证的话语都不是真理,适合别人的也不一定适合你,每个人都得靠自己的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人是不可以偷懒的。
全网知识馆hupandaxue.cn,星光不问赶路人!